發布日期:
“四個全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關鍵時期作出的戰略布局。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時代使命和歷史擔當,對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宏偉目標
沒有一種夢想,比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加豪邁壯闊。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夢是唱響中國、響徹世界的時代最強音,二者貫通于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夙愿和不懈追求,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為我們在新時期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國夢而作出的戰略布局。
習近平同志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中國人民的追夢征程描繪了總藍圖和路線圖、施工圖,為最終實現中國夢增添動力、揚帆護航。這集中體現在它所具有的四個鮮明特征上:一是戰略性。“四個全面”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既有戰略全局又有戰略重點,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是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二是全面性。“四個全面”涉及的不是一個領域、一個方面,而是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是對發展、改革、法治、黨建的全面規劃和統籌集成,要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三是根本性。“四個全面”對關系當代中國能否破浪前行、追夢征程能否行穩致遠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問題作出科學回答,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新發展。四是綱領性。“四個全面”實現頂層設計、現實需要、人民期待三者的高度契合,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執政興國、治國理政的綱領和方略。抓住這個綱領和方略,就能綱舉目張,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實現中國夢的宏偉目標。
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任務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力之所在。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抓住了發展這個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中,始終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己任。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最終目的,是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它們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動力:共同富裕必須建立在生產力不斷發展基礎上,否則,只能是共同貧窮;但如果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推進共同富裕的步伐卻停滯不前,就會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乃至社會穩定,進而束縛和妨礙生產力向更高水平發展。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收入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仍然較大。現在,距離2020年只有5年時間,已經到了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重大課題的關鍵時刻。習近平同志鄭重宣告: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四個全面”就是我們黨完成這一根本任務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要靠發展、靠改革、靠法治、靠從嚴治黨,領導全國人民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權益為價值追求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永恒不變的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四個全面”蘊含著這一理想和追求,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在不同發展水平和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認識和訴求有所不同。改革開放早期,為了克服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盡快發展起來,讓人民生活好起來,必須著力提高效率,通過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形成示范和帶動效應,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創造物質基礎。但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后,特別是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增多趨勢顯現、人民群眾民主意識法治意識權利意識增強的情況下,就必須更加重視解決如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著力讓人民群眾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把“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八項基本要求之一,強調“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認識和重視均達到新的高度。“四個全面”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最廣大人民權益而作出的戰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權益創造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推進物質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有機統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重要目標是堅決破除影響公平正義和損害人民權益的體制機制,加緊建設對保障公平正義和人民權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目標是正風反腐、嚴明黨紀,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損害社會公正和人民權益,教育督促全體黨員干部堅決做公平正義和人民權益的忠誠維護者、捍衛者和實現者,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保證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歷史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治理;否則,社會主義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為了形成最適合社會主義中國的現代國家治理。這正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肩負的歷史重任。
當前,我們正處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歷史關頭。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靠發展、靠改革、靠法治、靠黨的堅強領導,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今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需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起我們國家治理的本質和根基。過去30多年,我們之所以能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就是因為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未來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應借鑒人類制度文明和國家治理的一切有益成果,但絕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國家的制度模式,絕不能放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根本。
以改革和法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是制度體系,國家治理能力的關鍵是制度執行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依靠改革和法治相互促進、共同發力。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改革總是“一馬當先”,沖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法治則緊隨其后,建立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新體制。當前,我國改革和法治都在爬坡過坎、負重前行,必須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到改革和法治同步并進、比翼齊飛,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保證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全面從嚴治黨,是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歷史證明,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越是經濟增長、社會安寧、國力強盛之時,就越是怠政漸行、隱疾暗生、人心怠惰之際,就越容易出現“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亂象。這正是為什么歷史上很多政權未盛而衰、速盛速衰,堪稱真正盛世的時期屈指可數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之大舉世罕見,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突出問題。不采取有力措施堅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現代化事業就可能痛失在“最后一公里”。“打鐵還需自身硬”。惟有全面從嚴治黨,猛藥去疴、重典治亂,革故鼎新、其命維新,才能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堅強領導核心,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夢。
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應運而生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建立宏圖偉業、成就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