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
怎樣接好
革命先輩們的接力棒,
如何成為一名
真正的黨員、優秀的黨員?
卻需要每位黨員
用一生來思考、來實踐、來回答!
不忘來時路,薪火永相傳!
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什么叫初心的堅守?
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6月22日,第九期“先鋒說”沙龍活動在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本期沙龍活動主題是“初心如磐·薪火相傳”黨員家風故事“先鋒說”。7組主講嘉賓講述了他們感人肺腑的家風故事。從他們動人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共產黨員入黨背后的動人故事,看到了宿遷無數革命家庭薪火相傳、賡續奮斗的故事,看到了一顆顆跳動著的勃發的初心……
無言的老兵 ——市財政局辦公室一級科員方秋棠憶心目中的外公孫明芝
1995年5月的一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16家新聞媒體來到沭陽縣扎下鎮周溝村進行采訪,采訪的主角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用高射機槍打下美軍飛機的第一人——特等功臣、抗美援朝二級英雄孫明芝。
“孫明芝是我愛人的外公,他已去世10年,但他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卻一直深深影響著后輩們。”市財政局辦公室一級科員方秋棠說。
時間回到1951年7月16日下午4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朝鮮戰場上,25歲的志愿軍戰士孫明芝兩手緊握高射機槍扳機,雙眼死死地盯著天空中俯沖過來的美軍飛機,就在敵機準備掃射的一剎那,孫明芝果斷地先向敵人開火,射向敵機,其中一架敵機猛地燃燒起來,翻了幾個跟頭栽了下去。
隨著戰爭的大幕落下,功名利祿早已隨著槍林彈雨中的嘶殺聲遠去,只留下平凡生活的余味。1959年,5次負傷的孫明芝因身體原因轉業到南通,后因傷病時常發作,他主動要求退休,攜家帶口回到妻子的老家沭陽,隱功埋名30余載。
方秋棠與愛人戀愛結婚之后,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戰功顯赫的外公沒能給妻兒帶來富足的生活,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傳承,那就是“‘善心待人、埋頭做事、忠誠愛黨、不談索取’的家訓。”方秋棠說,“現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有警察、律師、醫生,每一個人都像外公當年一樣,懷著一份初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光和熱。外公留下來的精神力量,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永遠在我們的身上發光發亮,在我們的心中熠熠生輝。”
給孫女一封信 <節選>——泗陽縣三莊鎮畢灘村老黨員程興國
親愛的子怡:
知道你成為一名黨員發展對象時,我特別為你驕傲。
你爺爺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入黨的老黨員,我們家世代都是貧農,是共產黨讓我們的生活好起來。
從小聽著程道口戰役和林宮渡戰斗故事長大的我,心中有著深深的英雄情結。1964年初中畢業后,我毅然選擇報名參軍。1966年,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5年多軍營生活,也更加堅定了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的信念。
2001年退休后,我發現林宮渡戰斗中犧牲的31座無名烈士的墓因河道改造即將“消失”,程道口戰役中犧牲的500多名無名烈士無墓無碑。于是,我和村民一道用水泥砂漿修復31名無名烈士墓,并立了一塊“抗日先烈永垂不朽”的墓碑。2013年,泗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畢灘村興建程道口烈士陵園,需要征用部分土地,為了工期,我便帶頭將自家50多棵長勢正旺的大楊樹鋸掉,村民們紛紛響應。程道口烈士陵園開工后,我就主動做起了“義務工”和“監督員”。
從2010年起,我先后赴漣水等地,尋訪程道口戰役烈士線索500多條,調研、搜集、整理程道口戰役有關歷史資料。2019年春天,得益于村里和鎮里的支持,我在烈士陵園附近建起全縣第一個以傳講程道口戰役紅色故事為主題的工作室,每天來工作室聽故事的人很多,這讓我我感到充實有意義。
爺爺我雖然沒有給你們留下豐厚的物質財富,但希望為你們留下這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也希望你能在爺爺整理的這些紅色故事中找到前行的動力,努力的方向。
愛你的爺爺
2021年6月20日
用“心”教育 播種溫暖——宿遷市衡寰紡織涂塑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易寰眼中的母親周咸材
“有一個人從我懂事起就一直以身作則地教育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就是我的母親——周咸材。”關于母親的故事,退役軍人蔡易寰娓娓道來。
1994年,宿豫區曹集鄉黨委讓周咸材加入黨組織,并研究決定讓她任瀕臨倒閉的曹集鄉第二織布廠廠長,當時銀行不愿意放貸,周咸材向親朋好友借錢組織生產。靠著誠實守信,周咸材獲得了客戶的信任,訂單越來越多,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企業擁有15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200余臺箭桿織機,年產坯布1000萬米,職工人均月工資7000元以上。
“母親的堅定、恒心、誠信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蔡易寰說,從部隊退役后,他選擇和母親一起打拼創業,用勤勞汗水、誠實守信經營著企業。
2008年,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周咸材病倒了,被確診患有甲亢惡性腫瘤和卵巢囊腫。住院時,她知道一位病友因治療癌癥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準備放棄治療,她當即給這位病友送去2000元。自己卻為了省錢,不顧醫生的勸阻提前出院。
為患尿毒癥女孩捐款、為打拐英雄捐款……這些年,周咸材只要遇到有困難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幫助別人,目前她已經捐助款物200余萬元。
蔡易寰還有個身份是宿遷市迅哥有約志愿者協會會長、法人代表。在母親的影響下,蔡易寰和母親一樣奔走在公益的路上。他在宿豫區臥龍灣小區開辦了一所養生館,對家庭困難的群眾,不收取任何費用。今年5月份,他成立了孤貧兒童救助志愿者協會,組織號召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幫扶孤貧兒童志愿行動中來。
“我也會始終以母親為榜樣,誠信辦企、扶貧濟困,傳承良好家風,帶領全家人,不斷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發言最后,蔡易寰眼神堅定地說。
秉承初心 讓愛延續——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隊員、宿豫區關廟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王常青心目中的“一家人”
“我爺爺奶奶都是老黨員、抗戰老兵,他們經常叮囑晚輩要聽黨話、跟黨走,現在又多了一句:救人要注意安全!”王常青說。
“爺爺奶奶對我們要求是:善良、誠信、有擔當。他們的先鋒事跡和言傳身教影響著我們家一代又一代人,我的父親是人民日報優秀通訊員,母親曾被表彰為省敬老好兒女,二叔是全國道德模范……”王常青說。
提到二叔王愛東,王常青說:“二叔一直就是小輩心中的英雄,曾經他是一名優秀的鐵道兵,轉業到地方后,二叔更是多次立功受獎,破了很多大案,我們都想成為二叔那樣的人。”
2008年的一天,病退在家休養的王愛東在河邊散步時,兩次遇到群眾意外落水,他都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救人。事后,他組建了宿遷第一支志愿救援隊。13年來,他帶領救援隊參與了540多起緊急救援,成功挽救了218條鮮活的生命。為了救人,王愛東七次被送進搶救室。為了更及時開展救援,王愛東直接帶著行軍床住到了黃河邊,拗不過王愛東的“固執”,起初極力反對的愛人也加入了黃河救援隊。
在王愛東的影響下,他們家陸續有42人加入救援隊,輪流在黃河邊執勤。救援隊的故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如今,救援隊已經從成立初期的4個成員發展成了現在近4萬名志愿者的“超大家庭”。
“我們將秉承初心,繼續接力,讓愛延續,做好古黃河畔的新守護者。”王常青說。
讓改革春風永駐墊湖——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黨委書記周磊的信念
“大包干究竟給我們留下了什么精神?我想是給我們留下了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黨委書記周磊說。
墊湖村在上世紀70年代是遠近聞名的“要飯莊”。1978年,敢為人先的墊湖人邁出“大包干”的改革步伐,在全省率先包產到戶,被贊譽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
周磊說,“墊湖村窮則思變、風險共擔演繹的正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生動體現。”
“當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帶著前輩們給我留下的這股勇于拼搏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來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必須回答好的又一嶄新的時代課題。”周磊表示,將以做大產業為抓手,建設墊湖產業園;推動特色農業發展,打造林果深加工項目;挖掘“春到上塘”品牌資源,發展文旅產業;加強黨的建設,建強戰斗堡壘……
“我們要讓改革春風永駐墊湖,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墊湖樣板,讓新墊湖無愧于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光。”周磊堅定地表示。
寫給爺爺的信——宿遷市委辦公室干部曹鈞
敬愛的爺爺:
孫兒有很多話想對您說,2018年您突發腦出血,病魔奪去了您的記憶和表達能力。
您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這一大家子”,這些話,我永遠銘記在心。
您的臥室床頭柜上擺放著一個相框,那是您的父親、我的太爺爺曹鳳岐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您經常會給我們講太爺爺的故事——他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因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犧牲時年僅35歲。太爺爺犧牲后,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斬草除根,把您一家人都關進了監獄,后經黨組織多方營救才得以逃出,太奶奶帶著您和兄弟姐妹們去南京討生活,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還是填不飽肚子。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全家的生活才終于有了改善。
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您加入了黨組織,參軍入伍,退役后進過工廠,后來扎根基層,踏實努力,在組織的關心培養下成為一名大隊書記,后又成長為了一名鄉鎮干部。您總是懷著一顆熱忱的心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您總是飽含深情地對我們后輩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這一大家子,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永遠跟黨走!”在您的號召下,我們家族成員幾乎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貢獻著。
每當工作和學習遇到困難想退縮時,我總是想到您在1974年那個夏天洪水來襲、搶救堤壩時說的那句振聾發聵的話:“同志們,跟我上,頂住!”
您經常說,我們老曹家是一個歷經苦難的家庭,舊社會的苦我們家都受過,奶奶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她是南京大屠殺宿遷地區唯一幸存者。
國仇家恨,豈敢忘卻,我們會以史為鑒,知恥后勇,居安思危,珍愛和平。
愛您的孫子 曹鈞
2021年6月22日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市交通集團高鐵黨支部黨員代表張俊、王俊然、沈童的日記(節選)
黨員張俊日記:5月23日 晴
兩年前的這個晚上,我經歷了人生中最熠熠生輝的一個“最大值”。那一晚的11點鐘,上海路與市綜合客運樞紐高架橋合龍,那一刻我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達到了“最大值”。
2017年12月27日,市高速鐵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實體化運營的第一天,我激動地前來報到——作為公路檢測工程師、一級建造師、高級工程師的我,經過環城南路、通湖大道等眾多項目的考驗,被抽調參與徐宿淮鹽鐵路配套工程建設。
這輩子能與宿遷的第一條高鐵相遇,太幸運了。
如今,這條四通八達的高鐵,每天在宿遷的田野上飛馳,載著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人們。而我,依然堅守在徐淮路改造工程現場,為我們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添磚加瓦。
修好這腳下的路,做好“十四五”時期城市快速路網建設,讓我們這座年輕的城市,搭上“高速通道”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是我對黨最好的告白。
黨員王俊然日記:6月10日 晴
從2016年的今天,我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公交調度站站務員,到被抽調到辦公室,再到成為現在的一名交通新聞人,我的鏡頭里、筆端下總有優秀的黨員前輩帶領我,幫助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還記得2017年,我被抽調參與宿遷駱馬湖砂泵船登記拆解工作,那時候每天都要頂著大太陽到湖上測量船體,每天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0點,我瘦了、黑了,但也成長了。有一名同事,他叫姚浩,是一名黨員,每次有船主來打斷工作,談條件,都是他上。這一年,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向身邊的優秀黨員看齊,能多為群眾做點事。
2018年,我調到了市高鐵公司辦公室負責新聞宣傳工作。這一年,我用鏡頭和筆,記錄過連續十個小時,奮戰在防汛一線的“抽水王”門革勝、記錄過連續兩個月沒回家的蘭新春……他們讓我感受到了交通人血液里涌動的愛國基因,脈搏里跳動的青春熱血。
2019年,我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也是在這一年,宿遷人圓了高鐵夢,我有幸現場見證那個高光時刻。
在這個屬于我的特殊“生日”里,我想對自己說:不辱時代使命,不負組織期望,爭做優秀黨員。
黨員沈童日記:6月15日 晴
“預備黨員也是黨員,你要像一個真正的黨員一樣嚴格要求自己!”這是6月9號早晨,媽媽在得知我轉為預備黨員后,對我說的話,黨員究竟有什么不一樣?直到我參與了集團的“黨建•家”建設才知道。
隨著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如期開工,項目一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許許多多的建設者,他們離開家鄉,離開家人,參與到宿遷的交通事業中來,我們該為他們做些什么?
去年的中秋,我們“黨建•家”的工作人員悄悄與部分建設者的家人們聯系,把他們接到工地上,一起過個團圓節。我永遠也無法忘記一名施工人員,在忙完工作起身后,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就站在他身后的表情;也忘不掉一位老父親悄悄走到兒子旁邊和他一起錘路面時那并肩的背影;更忘不掉大家一起在“黨建•家”、猜燈謎、做花燈時其樂融融的場面……
這樣的活動,我們一直堅持在做。或許我們不能駕駛機器在一線奮斗,但我們持續以黨建為引領,從心入手,創造更大的生產力。
面對接下來的城市路網快速化建設,我們將持續秉承初心,持續做好“黨建•家”文化創新和融合提升,以黨建助推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
許許多多發生在共產黨人身上的感人故事,
就在你我身邊。
讓我們從這些好家風、好故事中,
汲取奮進力量,
感悟初心使命。
讓我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
把紅色火種傳遞下去。
來 源: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