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同代表們共同研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干部作風轉變等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肯定遼寧過去一年的工作后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確主攻方向,推進遼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取得新進展,下決心振興遼寧工業,再創遼寧工業輝煌。
近年來,東北經濟發展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以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產業結構為主體的東北經濟面臨嚴重挑戰。遼寧經濟發展遭遇的困難,有體制機制不活、產業結構單一的原因,也是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后的綜合反映。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干部作風不正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代表團審議會上指出,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凈凈的干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嚴肅黨內生活,切實轉變作風,是振興遼寧的關鍵。無論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都有賴于鍛造一支勇于擔當、善于干事、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修復和凈化政治生態,營造“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逐步形成有質量、有效率、實實在在、尊重規律的發展風氣。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要實現一個地區風貌煥然一新,需要區域內各級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摒棄任何私心雜念,一心一意謀發展,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各級黨員干部要帶頭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嚴格按制度和程序辦事,不搞以權謀私,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勤政敬業、盡職盡責。
厚植沃土才有百花齊放,疏浚泉源方能萬流奔涌。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并糾正錯誤。解決過去的問題,必須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氣和膽識,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修復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重建務實清廉的從政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我跨越,推動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光明日報評論員)